(2004 年6月21日,北京)
尊敬的海尔格森国务秘书先生,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首先,我代表中国外交部欢迎海尔格森国务秘书率团出席中挪第八次人权与司法圆桌会议。今天在座的许多代表曾多次出席人权与司法圆桌会议。新朋旧友聚集一堂,相信一定会有新的收获。
今年是中挪双边关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建交半个世纪以来,中挪关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和1997年,江泽民主席和哈拉尔五世国王实现了元首互访。本月初,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吴邦国委员长又成功访问了挪威。今年10月,挪威议长和外交部长也将分别访问中国。高层互访有利于增进两国领导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建立政治互信,为双方在各个领域的合作提供良好的基础。目前,中国已成为挪威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在科技、环保、造船、教育、体育、卫生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拓展和深化。在中挪建交50周年之际,我们对两国未来的合作充满希望。为了两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我们理应继续全面、深入地发展两国关系。
人权问题是中挪双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情不同,中挪在人权问题上看法不尽相同,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各有长短。这就要求我们坚持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原则,以对话增进相互理解,以合作实现取长补短。1997年,中挪双方首次举办人权与司法圆桌会议。时间证明,这一决定是正确的。在过去的7年里,我们不仅就双方共同关心的多项具体人权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还以圆桌会议为纽带,开展了扶贫、人员交流、合作编纂人权教材等实践性的项目。我们在人权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既包括公民和政治权利,也包括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我们所倡导和实践的合作模式符合国际人权领域的发展潮流,有利于两国双边关系变得更加成熟、健康和完整。
今天上午早些时候,我与海尔格森国务秘书在坦率的气氛中,就人权、国际和地区问题举行了磋商。我们通报了双方在人权领域的一系列最新进展。其中,就中方而言,一项重要的进展是,今年3月中国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表明了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对人权的庄严承诺,进一步确立了人权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突出地位。根据这一新的宪法条文,中国立法机构正在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有关法律制度。在此背景下,中挪圆桌会议一直关注的劳教问题已经被列入十届全国人大立法计划。这意味着中国将对实行了40多年的劳教制度进行重大改革。今天在座的几位中方代表是这一工作的直接参加者。我相信,他们在圆桌会议中所得到的启示将对新立法有所贡献。
实现依法治国和充分保护人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许多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从根本上解决尚需时日,改革中出现的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又迎面而来。中国政府秉承“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将更加积极地开展人权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和学习包括挪威在内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尽一切所能促进和保护中国人民的各项人权。去年,海尔格森阁下曾提及挪政府《人权行动计划》。我们愿认真听取挪方介绍执行该计划的经验。
本次圆桌会议将继续讨论去年会议的三个议题,即工人权利、囚犯权利和被羁押人员权利。如何促进和保护这三项重要的人权,是包括中挪在内的许多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希望通过集中、深入和连续性的讨论,共同探讨促进和保护这三项人权的最佳方法。
如何使圆桌会议更有效率和成果是中挪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今年4月,挪方派代表团来华就第八次圆桌会议进行筹备访问时,双方已就此初步交换意见。本次会议将讨论未来合作项目问题。中方对在圆桌会议框架下开展技术合作项目持积极态度。双方可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选择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切实照顾项目受益群体的需求,在人权培训、能力建设等方面开展具体合作,使圆桌会议更加充实、更富有实效。
最后,我预祝中挪第八次人权与司法圆桌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