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的今天,中国和挪威建交。习近平主席日前在北京会见挪威首相斯特勒时指出,中挪建交70年来,两国人民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结下了宝贵友谊。他强调,中挪两国经济互补性强,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双方可以结合各自优势,不断扩大绿色环保、能源转型、海事航运、农渔产品、电动汽车等领域务实合作。
中挪在绿色发展领域的合作前景如何?两国在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了哪些合作?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大国外交》节目专访中国驻挪威大使侯悦。
中国驻挪威大使侯悦
对中挪而言,绿色合作是必答题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斯特勒首相访华之行,选择乘坐京沪高铁前往上海,并在高铁上接受了总台《高端访谈》节目专访。谈到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合作,他说:中国在这一领域的许多技术都处于领先地位,我们需要在这些领域展开合作。您认为,两国应如何更加高效地展开绿色领域的合作?这一领域的合作前景如何?
侯悦:绿色领域是中挪当前最有共识、最富成果、最具活力的合作方向,也是未来两国务实合作的突出亮点。斯特勒首相访华期间,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时强调,双方要结合各自优势,不断扩大绿色环保、能源转型、电动汽车等领域务实合作;李强总理和斯特勒首相共同签署了建立绿色转型对话联合声明。两国外长将牵头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总结进展、制定规划。这些访问成果为下阶段两国在绿色领域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9月9日下午,摆放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的中挪两国国旗(总台央视记者 韩锐 拍摄)
侯悦: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挪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双方在绿色发展上目标一致、理念相通,都积极推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都以各自实际行动落实减排承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绿色化、低碳化新阶段,我们在风能、太阳能、燃料电池等领域建立起领先优势。在挪威,绿色转型深入人心。挪威的碳捕集和碳封存、海上浮动风电等技术全球领先。对中挪而言,绿色合作不是可选项,而是必答题。
挪威朋友认为中国电动汽车
“舒适、安全、科技感强”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在挪威,电动车有巨大的市场。今年8月,挪威的电动车销量占94%的市场份额,创下新的世界纪录。我们注意到,斯特勒首相在访华期间强调,挪威不会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制裁。他的表态对于中国电动车行业在挪威市场的发展前景有何积极影响?
侯悦:在挪威,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电动汽车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挪威不但创下电动汽车销量占市场份额的世界纪录,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汽油车的国家。2025年起,挪威将全面禁止新售燃油汽车,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做出表率。
我也非常高兴地看到,已有近10家中国新能源车企进入挪威市场。虽然中国品牌进入的时间相对较晚,但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增加。很多挪威朋友都对中国电动汽车赞不绝口。他们认为中国电动汽车“舒适、安全、科技感强。”
行驶在挪威北部小镇希尔克内斯的中国新能源客车(资料图)
侯悦:挪威政府作出不跟随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制裁的决定,体现了一贯支持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鲜明立场。事实证明,中国电动汽车为挪威消费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满足了挪威推进绿色转型的现实需要。我们希望并相信挪威将继续为所有在挪经营的中国企业提供开放、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
中挪海洋合作卓有成效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中国的消费者对挪威三文鱼非常熟悉。2023年,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大西洋三文鱼消费增长市场。挪威的海洋资源丰富,我们两国在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是不是也在开展合作呢?
侯悦:在中国,提起挪威,很多人都会首先想到三文鱼。确实,挪威是世界上最大的三文鱼生产国,海产品是挪威仅次于油气的第二大出口产业。今年1月至7月,挪威对华海产品出口总量近9万吨,出口额约合3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此次斯特勒首相访华期间,还亲自到超市为挪威海产品“带货”。中国市场体量巨大,中国消费者对挪威优质海产品的需求旺盛,中国已经成为挪海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不仅如此,两国还开展了陆上三文鱼养殖等合作项目,两国海产合作大有可为。
挪威卑尔根鱼市场出售的新鲜海产品(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侯悦:中挪都是海洋大国,推动海洋可持续发展符合两国共同利益。双方已在这个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合作。比如,绿色航运方面,斯特勒首相访华期间专程赴南通出席中方为挪威船东建造的“极光级”汽车滚装船命名仪式。这是全球范围内已交付的最大、最环保的汽车滚装船,充分满足各项减排目标的技术要求,是中挪一同发挥技术和制造优势,为推动全球航运业“变绿”树立的标杆。
9月11日,“极光级”9100车汽车滚装船命名仪式在江苏南通举行(资料图)
侯悦:两国均高度重视推动可持续海洋管理,双方科研机构一直保持着密切合作。今年6月,清华大学和挪威水研究所共同启动了海洋废塑料及微塑料管理合作二期项目。我们在联合国、国际海事组织等多边机构,也围绕着生物多样性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紧密合作。未来两国还将继续深化海洋合作,为海洋可持续发展共同贡献力量。
“冰雪仙境”与中国的“双向奔赴”
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挪威被称为“冰雪仙境”,相信很多人期待去挪威旅行。挪威当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怎样的了解?两国将如何进一步推动双方在人文交流方面的合作呢?
侯悦:我来挪威一年多的时间里,深刻感受到挪威人民纯朴、友善,对中国的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有浓厚兴趣。斯特勒首相本人也表示,他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美食十分着迷。在挪威,不但有中文课堂,还有挪威本地朋友自发组织的太极中心、武术俱乐部。奥斯陆一年一度的“多元文化节”上,中国传统服饰、美食、民俗展示总能吸引最多的市民驻足观看。今年是中挪建交70周年,年初以来,我们举办了春节晚会、冰雕彩灯展、中国电影节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挪威观众的热烈欢迎。还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通过社交媒体、高科技产品了解中国,对中国的认知也更加多元。很多朋友都关心,什么时候能对挪威实施单方面免签政策。
挪威罗浮敦群岛的北极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侯悦:中挪之间的人文交流是一场“双向奔赴”。众所周知,挪威有壮美的峡湾、绚丽的极光,也有着独特的文化底蕴,孕育出易卜生、蒙克、格里格等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近年来,挪威已成为中国游客出境游的热门目的地。2019年,来挪威的中国游客按间夜数计算接近50万人次,这对于总人口只有500多万的挪威来说不是个小数目。
两国在体育、文化方面的合作也十分密切。挪威是冬季运动强国,帮助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冬季项目运动员。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火炬手迪妮格尔就曾长期在挪威集训。挪威的著名音乐人Alan Walker在中国拥有大批粉丝。挪威歌手Maria Arredondo告诉我,她的歌曲在中国获得了超10亿次播放量,她自己都无法相信。
今年以来,两国往来非常热络。北京、山东、湖北、青海、成都等省市纷纷来挪进行宣传推广。中国歌剧舞剧院、挪威室内乐团等优秀文艺团组也实现了互访,我相信,两国人民的交往将更加密切,感情也会越走越亲!